这个周末,香港著名演员任达华在广东中山参加活动时被一个来历不明的男子用刀刺伤。
案件发生后,任达华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任达华右腹部有一处宽2cm深3cm伤口,未伤及脏器,右手四指被划伤,经治疗无生命危险,伤情平稳。目前任达华所属公司也透露出手术进行顺利,医院一直在跟进他的伤情,任达华本人也在休息中。案件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但我们都希望伤者早日康复。
一场惊险过后,带来的总会是关于类似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虽说当今社会上大部分人充满善意,但你永远不知道何时身边会突然出现极端分子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就在今年年初,"赵宇见义勇为案"也引发了空前的讨论。MH今天带来了有关防身术的了解和一些实用的基本招式。帮助大家提高决策力、街头智慧、安全意识以及在探索世界时的自信心。并针对三种常见危险情况教大家几招自卫防身要领:自己遇到不法侵害时要怎么办?如何正当防卫?路见不平一声吼,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谁在教?

那些年,武术成就了一些我人生的高潮和低谷。
我 1976 年出生在菲律宾,家中四兄弟排行老二。小时候,我们不断地搬家,一个房子到另一个房子,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加州辗转到了加拿大。我们生活过的地方常有种族冲突,我和弟弟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为了不被霸凌,我们加入了当地年轻人的帮派,学
会了街头打斗。十多岁时我第一次懵懂地感到也许自己在武术方面有些天分。某天一个年纪大一点儿的孩子在他的车库里让我用一个比萨盒子踢一个自制的靶子。虽然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毫不犹豫飞起一脚后,一个漂亮的扫踢直接命中靶心。从此我迷上了武术,找了一家空手道馆,勤奋练习,像尚格云顿 (Jean-ClaudeVan Damme) 一样练习踢树干,并搜寻一切我能找到的关于武术的书、杂志或者录影带学习。我的母亲并不支持,担心我们用学来的技术惹祸打架,但是我痴迷于武术无法自拔,无论是动作技巧、心理训练, 还是精神视角,我就是一心想掌握这门艺术。
90 年代初我们搬到了洛杉矶,那时正是罗德尼·金 (Rodney King) 暴力事件引发的种族敏感时期,母亲决定让我们离开那个环境回菲律宾和父亲一起生活。回到马尼拉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有很多训练场所,父亲也非常支持我训练,此后我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武术:极真空手道、松涛馆空手道、拳击、跆拳道、希卡兰 (Sikaran,一种不太有名气的菲律宾徒手格斗系统 ),甚至还跟著名的当代菲律宾短棍大师欧内斯托·普雷萨斯 (Ernesto Presas) 学习了菲律宾短棍。和我躁动的少年时代相反,习武在这时反倒使我平静,再也没有打架惹事。从那时起习武对我而言是一种艺术,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那段时间,我非常欣赏真正的武士应该多才多艺的看法。从小就喜爱艺术,大学中途我开始追逐我的画家梦。虽然很难,但仍然坚持了很多年将抽象画和艰苦训练作为我生活的全部。

从很多方面来讲,马伽术和空手道都是相反的。空手道具有一种灵性的视角,也更具艺术性。而马伽术是一种军用系统,更多是关于自我防卫和街斗(也就是说要尽快制伏攻击者,不论公平性、艺术性)。很多练极真空手道的同辈都是很厉害的高级别格斗者,他们并不认可马伽术,认为这种打法没有荣誉,但是因为我年少的时候参与过很多街斗,了解从现实的自我防卫角度来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来自美国KMG的教练Steven White,欣赏我广博的格斗背景,提出训练我成为教练。经历了两年的高强度训练和见习,2012 年我通过测试并获得了教练资质。在过去这五年,我的工作是为KMG 培训教练,这些人可以教授和服务他们的社群,为大家介绍现实的自我防卫并训练强大自我。如果要说生活教会了我什么,那肯定是珍贵的事情都来之不易。
Von 教给你的
古希腊诗人阿尔奇洛克斯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水平并非来自对自己的期望,而是来自刻苦的训练。"(We don’trise to the level of our expectations,we fall to the level of our training) 这句话常为战争年代的士兵所用。持续训练你的反应能力,直到它成为你面对压力或者危险时的自然反应。
学习自我防卫的目标是帮助大家提高决策力、街头智慧、安全意识以及在探索世界时的自信心。
第一时间识别暴力情境?
有两种暴力情境:一种是"社交"暴力,另一种是捕猎性暴力。
1. 社交暴力更多是关于支配另一个人,想象一下兄弟姐妹间的打架、校园暴力、醉酒的男人(或女人)在酒吧打架、大妈在公园或市场撕扯。这些情景通常会有很多的虚张声势,目的也并不是真的要造成伤害(虽然有可能会发生),大部分时候你可以通过言语缓和局势(通过语言沟通脱身)或者离开。
你需要做的是:放下面子,可以在第一时间缓和争斗避免暴力。
2. 捕猎性暴力是无法缓和的。捕猎者通常是想从你身上获取什么:打劫你、伤害你、劫持你、危害你的亲人或爱人等等。他们想尽可能简单地达到目的,所以趁你不备,也不择手段、多人攻击、使用武器。
你需要做的是:提前感知事态。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你的手机上,在室内公共场所(商场、饭馆、酒吧,等等)时,要清楚最近的出口在哪里以及怎样可以逃离。如果感觉到哪里不对劲,相信自己的直觉,第一时间带着亲人、爱人离开这里。
当遭受暴力突发事件时,这是你正常的反应:
• 排斥
当危险发生时,大多数人倾向于否认它确实发生了。因为我们希望或相信没有危险,事情会好起来的。
• 僵住
大多数未经训练的人在遭遇突发暴力事件时,无论做出逃跑或搏斗的反应,第一时间都会先僵住。
• 犹豫不决
遭遇危险时,在当下的震撼中,大多数人无法迅速选择最佳行动方案。
训练带给你什么:对抗以上这些自然反应。花一些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心理建设和制定计划,你能在实际攻击发生之前就知道如何去做,而不是在发生时才试图去弄清楚。这些都能让你幸存下去。
谁在学,他们的诉求

首先我们要明白防身术能解决什么问题:对方如何向我进攻?方位和距离如何?我的戒备状态如何?
Angelina Jolie 曾说"当你开始感到自己正在被某种生活禁锢时,你就会有点儿想推翻这种生活。也许你的行动会显得怪异,也许你的行动会遭到误解,但你在试图发现真正的自我。
2012 年时我就处于这种纠结中,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与不规律饮食,数次体检结果显示年纪轻轻的我提前进入三高人群。终于,在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我决定摆脱安逸的生活,挑战自己。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武侠梦,因此,在为自己挑选减脂瘦身课程时,我对此类项目格外青睐。大量搜索后,马伽术闯进了我的视线。是的,若干年后,回想当初的决定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正是这样一种被设计成容易上手、便于理解、极其实用的训练体系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当然,我们知道技术不是万能的。一方面,现实生活远比我们预设的状况更复杂;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工具也需要足够的能力,能力不足、运用不好,动辄就会威胁自己的生命安全。那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呢?与所有武术和搏击项目一样,不外乎反应、速度、力量、体能之类。这当然也是训练的一部分目的。
最后,我觉得让生活道路正确的唯一方式就是突破自己,摆脱某种安稳、传统的东西。
街头智慧和安全意识
收起手机、拿掉耳机、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你周围的一切:观察人们如何移动和互动,身边有哪些事物,它们所处什么位置,交通情况如何。本能地内化你在公共场所的安全习惯。
何为态势感知?
关注你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辨别出潜在的危险,以便预先采取相应行动,来避免意外或不必要的风险。在直接对抗之前,其实你需要学习的是态势感知,这是一种更具预防性的解决方案。
1. 有意识地观察
花一点时间,观察和接收街上的信息。练习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更加自如、更不着痕迹地了解周围细微的变化。
2.确定基线,辨识扰乱
基线就是事物的"正常状态"。在咖啡馆,大多数人会以轻松的方式行走,用一定音量和音调谈话,有时辅以手势。他们会吃吃喝喝,与朋友或同事聊聊天,看看书,在笔记本电脑上完成工作,通常自己独处或跟自己伙伴待在一起。这种声音、行为和活动的混合就是一个典型的咖啡馆环境的基线。
基线的变动意味着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它可能很明显,比如有人突然叫喊、跑开,或气势汹汹地闯进来;也可能是比较微妙的情况,比如有人看起来鬼鬼祟祟或坐立不安,又或者有人一直盯着你。偶尔一点儿变化也许不是什么要紧事。不过有些时候,这正是糟糕事件发生的先兆。
通过不动声色地观察了解区域和周围的人,练习确定基线,这会帮助你更好地察觉到非正常的情况。
采取行动
如果晚上独自回家,发现有人跟着你,你脑子里会怎么想?被跟踪了?或可能刚好同路?你下一步的行动完全取决于你的判断:想办法甩掉这个人,还是觉得自己只是想太多,继续接着走。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已经感到了一些不对劲,但却选择视而不见,这就是所谓的"正常化偏见",即本能地倾向于相信没有危险发生,事情会好起来的。采取防卫性的行为总比一味祈祷没事要更明智。
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钟宗豪,电影作曲家、流行唱片制作人和编曲家。
我有个年幼的女儿,现今社会对于儿童,甚至对成人都不是太友善,我想我必须有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保护家人和自己的安全。
我是1969 年出生的,在 70 年代的亚洲,男孩们的偶像应该都是李小龙,那时的我们也在各种功夫电影与漫画伴随下成长。小时候常与同伴和弟弟们拳脚棍棒瞎比划,也练过一点儿传统武术,梦想自己用一身敏捷矫健的身手伸张正义,幻想从霸凌者手中救出自己心仪的女孩或好兄弟。后来因为升学和种种原因对于拳脚功夫不再那么感兴趣。
退伍后我成为了职业音乐工作者。先是玩摇滚乐队,你知道的,圈子里烟不离手、酗酒。后来开始从事幕后的制作工作,每天在录音棚,录影棚不见天日的工作,最要命的是总有熬不完的夜,忙起来的期间睡眠简直是奢侈品。本来还不错的体能(当兵的两年都参加过体能战技,得到不错的成绩),在三十几岁时成一个 90 公斤左右的大胖子,缺乏运动,饮食毫无节制,行动迟缓,精神萎靡。抵抗力变差,常常感冒,各种骨骼肌肉关节脏器的疼痛伴随着日常生活。
后来我开始远离酒精,六年前彻底戒烟并且开始一些"柔性"的运动,健走、慢跑和游泳等。体重开始下降,精神也明显好了起来。

我们一定不希望遇到危险,但是一旦自己或家人安全受到威胁,应该会沉着试着利用自己所受过的心智和身体技能上的训练,协助家人和自己脱离险境,而不是惊慌得不知所措任其发生。
不只是告诉你的孩子"逃跑,躲藏,战斗"这个原则,而是要与他们一起制定计划。每个父母最大的噩梦就是你的孩子正身处险地,而你无法帮助他们。这让我们感觉到强烈的无助和恐惧。
孩子们并不愚蠢。如果他们觉得父母夸大其词,即使父母的意图是好的,也会削弱对父母建议的信任。在谈论新闻中的大规模攻击时,父母必须尽可能地了解情况,将事实放在首位,并诚实地回答疑难问题。描绘攻击者时不要总是刻板,因为许多坏人并不总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保持必要的戒备,但不要过度保护,因为孩子们可能很反感这一点。
教导孩子保证安全,免受伤害:
解释危险时,不要使用恐吓战术对孩子要诚实,不要夸大其词。孩子们并不愚蠢。如果他们觉得父母夸大其词,即使父母的意图是好的,也会削弱对父母建议的信任。在谈论新闻中的大规模攻击时,父母必须尽可能地了解情况,将事实放在首位,并诚实地回答疑难问题。描绘攻击者时不要总是刻板,因为许多坏人并不总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保持必要的戒备,但不要过度保护,因为孩子们可能很反感这一点。
教会他们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孩子自己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们会产生远离危险的本能,不要使用恐吓手段或夸大危险,因为这会扭曲孩子对现实的看法。
反复教导你的孩子,他们不会 各种紧急演戏、上课学习一些基本防御技术,有助于他们培养意识、思维方式,当然还有摆脱危险的身体技能。
什么时候使用防身术?
杨阳,电影、电视剧导演和制片人。
防身术的使用一定是最后选项,首要选择是避免、防止或逃避暴力冲突,而且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男孩子都有对功夫片、军事片的喜爱,我小时候就常打架,成年以后脾气也说不上太好,有路怒症,跟人起冲突,怎么说呢,有时暴力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从职业角度讲,我干电影行业,本身拍电影电视剧,拍摄过程中要摆平很多事,比如碰到过地痞流氓、抓过小偷,很多紧急状况都遇到过。我对功夫是真的喜爱,大学毕业实习时我编导的片子就是武术题材的。2016 年作为徐皓峰导演的武侠电影《刀背藏人》的制片人,了解更多中国武侠文化的渊源,同时把国内的武术和国外的格斗术都广泛比较一遍,越发感觉防身之道应该是符合生活情景、符合中国国情。

有效的防身之道是教你很多危险场景的辨别和处置,比如被劫持怎么办、公共场合怎么逃跑、如何保护你的朋友、怎么劝架,车上酒吧发生冲突怎么办,这些都是生活里经常发生的场景,最近福州那个"赵宇见义勇为反而坐牢"的案例提醒我们这些学防身术的人,一定要准确判断什么举动可能对对方造成伤害,知道下手的轻重,避免防卫过当,迅速帮助自己和 别人脱离危险才是智慧。
TIPS:
要不要夺刀?
夺刀技术(knife disarm techniques)
难度很大,哪怕专业人士也冒着危险。一般的建议是:如果你提前看到刀,尽快逃跑。如果已经遭到刀的攻击,向歹徒使用打脸、打裆、踢膝盖等动作,然后尽快逃跑。
三种危险情况如何破解
状况一:歹徒威胁你并抓住了衣服领子

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武力解决,如果你能阻止威胁继续,就已经成功地保护了自己。
其次:
使用口头降级和软解决方案,避免身体接触(例如对方只是抓住你的手臂或衬衫),躲避开。
最坏情况:
对方已经抓住你的衣领,扬言威胁到你的生命安全。

2. 特写:双手控制攻击者远侧的手,你的前手握住对方拳头的背部 / 顶部,后手则托住对方拳头的内侧。


5. 推开并发出口头警告,尽快离开该区域以确保安全
状况二:手持器械凶器的歹徒向你靠近,例如桌子腿、棒球棒、铁管等

迎着而上,目标是缩短距离。




5. 如果需要,将攻击者的武器缴械并远离到安全区域。
状况三:你处于倒地的情况,歹徒试图踢你的头部

同时还可能面临多个攻击者或多种凶器的威胁。
尽量避免摔倒在地,如果摔倒,需要迅速起身。
攻击者想要从侧面踢你的头部




5.如果你有足够的距离,快点起身然后离开。
遇到恐怖袭击怎么办?
公共场合遇袭,在警方救援抵达之前的5、10、20 或 30 分钟里,单独身处险境的你做如下三步:
首选逃离,如果你看到人群恐慌或骚动,或者听到尖叫声或其他异常的声响(例如爆炸、撞击声等),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逃避,而不是试图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尽可能使用一条安全且清晰的逃生路线撤离,比如门、窗或者消防通道。当确认安全后,立即致电警方报告情况。
躲藏,如果无法安全离开,或者你不确定外面的情况是否安全,那么立即找到躲藏的地方。锁住门、用你可以移动的任何家具挡住门,关掉灯,然后静音你的手机。如果事发时你正在办公室或教室,你要让屋子看起来空无一人并且无法进入。妥善躲藏好后再尝试安静地拨打报警求救电话并向他们传达你的位置。无论如何,不要回应攻击者。除非你能确认是警察,否则不要开门。
战斗,绝对是最后的手段,使用你学到的技能来挽救你的生命或你所爱的人的生命。如果拼死一搏,你的攻击必须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并使用任何可用的武器(例如笔、笔记本电脑、椅子、灭火器、热咖啡等)。当然,你可能会受伤,如果一个攻击者的目的是明确的杀戮,那么与他搏斗比什么都不做能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幸存下来。
本篇文章原载于《男士健康》2019年5月刊
END
